103 / 2021-04-04 17:30:04
复合材料的损伤型破坏
复合材料;损伤;界面开裂;分层;真实应力
摘要待审
争鸣 黄 / 同济大学
复合材料破坏可分为两类,即强度型破坏与损伤型破坏,其中,强度型破坏一旦出现,便对应复合材料的一个极限承载能力,而非强度型破坏皆可归类为损伤型破坏。虽然损伤型破坏出现之后,复合材料尚能承受继续增加的外载,但往往会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,加速强度型破坏的出现。对一般层合板结构而言,复合材料的损伤型破坏主要有三种形式,即纤维和基体界面开裂、层合板分层以及由于基体破坏导致的单层破坏。当纤维强于基体,复合材料的损伤型破坏通常都源自基体。

基于复合材料实验数据的唯象强度理论,一般难以预测损伤型破坏,原因是迄今尚无测试损伤型破坏的实验标准,说明这种测试或者难以实现、或者重复性低或者测试结果误差大。鉴于损伤型破坏源自基体,从求基体应力入手,理应是最好解决途径。然而,将基体最大应力与基体强度对比预测的复合材料强度,却与实际相差巨大。我们发现,根本原因是,经典细观力学求得的是基体均值应力,必须转换到真实值后,才能与基体的极限数据对比,确定基体的破坏,进而预测复合材料的破坏。我们“从0到1”建立了基体的真实应力理论,并导出了各种载荷下基体真实应力计算的解析公式。

在基体真实应力基础上,三种主要的复合材料损伤型破坏皆可迎刃而解。预测任意载荷下纤维和基体界面何时开裂,除了纤维和基体性能,只需额外提供一个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;预测层合板分层,则仅需补充单向层合板的临界断裂韧性。基体的拉伸或压缩破坏,则由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大于或小于0确定。

 
重要日期
  • 会议日期

    05月21日

    2021

    05月23日

    2021

  • 04月13日 2021

    摘要截稿日期

  • 04月30日 2021

    摘要录用通知日期

  • 04月30日 2021

    终稿截稿日期

  • 06月05日 2021

    注册截止日期

主办单位
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
承办单位
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
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
《固体力学学报》编辑部
历届会议
移动端
在手机上打开
小程序
打开微信小程序
客服
扫码或点此咨询